滇公網(wǎng)安備 53019102000281號
沒地方去,就跑步去
個人簡介:
李兆麟,男,1995年1月生,陜西西安人。2018年8月畢業(yè)后,到海投公司所屬老撾北隆贊湖綜合發(fā)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工作,負(fù)責(zé)寫字樓的招商運營。從2016年11月至今,參加過8場馬拉松賽事,其中6場半程馬拉松,個人最佳成績1小時51分;1場全程馬拉松,個人最佳成績4小時29分;1場迷你馬拉松。平日里也熱愛騎行,騎行過了海南島、青海湖等。西藏是一直向往的地方,目前在等一個時機騎行川藏線。
沒地方去,就跑步去
(作者:李兆麟)
“至少在跑步時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眺望周圍的風(fēng)光,凝視自己便可。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日]村上春樹
每一個堅持跑步的人,身后都有一個如何開始跑步的故事。有的人因為純粹喜歡奔跑,比如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跑馬拉松的女人芭比·吉布;有的人把跑步作為一種起步的健身方式來保持身材,就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有人本就是遵從本心與態(tài)度的,以跑步明志,不計前程得失,始終向前奔跑,就像阿甘。但是我就不一樣了,我開始跑步的原因很簡單——喜歡上了一個姑娘。
這件事,還得從6年前開始說起。
如果把時間軸轉(zhuǎn)回2014年,大家很有可能會認(rèn)不出來我。那時的我剛上大一,是一個體重接近兩百斤的胖子。高三那年的伙食太好了,且運動時間幾乎沒有,所以把自己足足吃到了93公斤,也因此成為了大學(xué)同學(xué)口中的 “胖哥”。
人真的很奇妙,一旦在一個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會主動想著跳出去。那時的我倒也有點安于現(xiàn)狀,沒想著改變。
而這一切,隨著一個姑娘的出現(xiàn)改變了,我的人生也因此跟跑步 “結(jié)上了梁子”。
“我要瘦下來,我要追到她。”
思來想去發(fā)現(xiàn)跑步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它不需要伙伴或?qū)κ?,也不需要特別的器具和裝備,更不必特地趕赴某個特別的場所,有一雙合適跑步的鞋就夠了。于是在購買一雙跑鞋后,我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魔鬼”訓(xùn)練。
那時的我,有一張很明確的規(guī)劃表,每天的跑步距離及一些附加運動都有所記錄。
“萬事開頭難”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剛開始的我每天僅僅只能繞操場跑5圈,那時的我覺得那5圈是世界上最漫長的時光。帶著約兩百斤的肉,每邁出一步都覺得特別累,跑上20分鐘我就感覺喘不上氣,心臟咚咚地猛跳不止,兩腿也開始發(fā)抖。甚至只要操場上有同學(xué)看我跑步都會覺得不自在。
尤其是第二天起床后,只要稍微意識清醒,就立馬能感受到全身的肌肉仿佛被十斤大鐵錘連夜敲打到分崩離析的酸爽。那一陣,“放棄”的念頭時??M繞在腦海中。
幸運的是,我最終沒有放棄。我把跑步當(dāng)成像刷牙一樣的必做之事每天堅持,因此我的進(jìn)步非???。大約半個月之后,我的身體機能已經(jīng)完全適應(yīng),我開始逐漸加量。對于飲食也開始有所控制:我狠下心來放棄了油炸食品和碳酸飲料,轉(zhuǎn)頭就投奔了白粥饅頭雞蛋的懷抱。整整4個月的堅持,將一個曾經(jīng)標(biāo)準(zhǔn)的垃圾飲食上的巨人,硬生生拗成了清淡健康飲食的代言人。
好像堅持真的會成為習(xí)慣,習(xí)慣也真的會成為自然。漸漸地,每晚的跑步成了我最為期待的事情。
我跑的相當(dāng)認(rèn)真。剛開始的一周我可能只能跑15公里;4個月之后,我每周卻可以跑到50公里,每周跑5天,每天跑10公里。最后那個月我跑到了210公里,體重刷刷刷從93公斤減到了69公斤,以至于那年暑假回到家,父母都沒認(rèn)出我來。這幾個數(shù)字便成為我“跑的認(rèn)真”的標(biāo)準(zhǔn)。
姑娘最終沒有追到。但跑步確確實實已經(jīng)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11月13日,我跑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桂林國際馬拉松賽。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天空下著大雨,氣溫只有11度,但內(nèi)心確是無法抑制的激動。
任何人的第一場馬拉松比賽都應(yīng)該是享受與自如的,我的心態(tài)也是如此。拍新奇的照片、和跑友聊天交流心得與經(jīng)驗、看看路兩旁不一樣的風(fēng)景。我沒有把它當(dāng)作一場比賽,也沒有刻意去追求成績,就是告訴自己享受它。
最終我的第一場半馬的成績定格在了2小時35分。
同樣也是一年之后的11月,同樣也是在桂林,我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松也圓滿落幕了。不同的是那天真的很冷,氣溫可能只有6度。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跑過35公里以上的距離,平日里訓(xùn)練也只是跑到30公里便停下。前25公里還在我的控制范圍內(nèi),節(jié)奏和步伐都比較容易調(diào)控。但最難熬的就是30公里到35公里的那一段路程,正式的疲勞徒然襲來,不論補充多少水分,喉嚨立刻就會變得干渴。步伐也隨之減慢,此時的思想斗爭尤為強烈。是就此停下,還是堅持到底呢?
思想斗爭的過程仿佛世界都靜止了,可我的腳步并沒有停下。不知不覺,我好像也沒那么累了,步伐重新回到了我的掌控中。瓶頸期短暫的折磨了我一下,然后一切又都恢復(fù)正常。
望見終點總是令人高興的事情,我很想用盡最后的力量加速猛沖,然而兩腿怎么也不肯大步邁向前去。那種感覺就好像腿部的肌肉被人拿著針管一點點的抽完。跑到終點時,下意識沒有想什么成就感,滿腦子是“終于不用跑下去了”這樣一種安心的感覺。
當(dāng)完賽獎牌掛在脖子上的那一刻,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終我跑了4小時29分,這個成績不高,但也是我一步步跑完的。
從2017年至今,我仍保持著每年至少參加兩次馬拉松賽的習(xí)慣。漸漸地,跑步的圈子不斷擴大,騎行也加入了我的嘗試和熱愛清單。
2018年對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如若以數(shù)字作為標(biāo)準(zhǔn)去評判:這一年我騎車走過了2080公里,深入感受了海南島、青海湖、滇池、撫仙湖的獨特風(fēng)光;也邁著腿跑過了578公里,把個人的半馬最佳成績刷新到了1小時51分。畢業(yè)之后便到了老撾工作,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并沒有讓我迷失自己,依舊在堅持著多年的跑步習(xí)慣。并在年底參加了一場只有12公里的迷你馬拉松。
跑步和騎行對于我來說,不單單是有益身心的體育鍛煉,它們更像是一間我獨有的一方凈土,在我迷茫失意的時候給我一個方寸之地去思考,去做好每一個生活和工作中的決定。
朋友總會問:“我跑那么久到底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喜歡。喜歡的事兒自然可以堅持下去。正是因為熱愛,所以我愿意從老撾飛到成都、昆明去跑馬拉松賽。
跑步也給了我另一種生活的角度。這是在跑步機上或是簡單繞圈跑所做不到的。去參加馬拉松賽事也一樣,我會選擇不同的城市去參賽。每一次的賽道或多或少會給我一些驚喜,因為前路是未知的,一旦我踏上這賽道,就會想去探索這段未知的賽程。我不知道這個路口轉(zhuǎn)過之后是否會有讓我眼前一亮的風(fēng)景,又或許是一段不太容易的上坡路,正是因為這未知的感覺,會讓我更加放松的投入到比賽當(dāng)中去。
在長跑比賽中,如果說有什么必須要戰(zhàn)勝的對手,那就是之前的自己。只要勇敢地邁出下一步,就是對原來的那個自己的一次成功挑戰(zhàn)。選擇不同的城市參賽,跑步之余我也可以去享受那座城市的美好,雖然可能僅僅是那短暫的周末兩天。
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我會邊跑步,邊思考當(dāng)下的問題如何解決;至于參賽的時候,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讓自己賽后的朋友圈看起來層次分明又不落俗套……有時候還會無端的想起往事,又或者什么都不想。傾聽著與我交臂而過的人的呼吸,一面沉湎于思考之中,一面銘刻下時間的痕跡。
后來自己好像也慢慢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跑步愛好者。內(nèi)心不敏感如我,也真真能感受到堅持跑步給我?guī)淼母淖儯涸?jīng)的我無法輕易靜下心去思考,無法真正有底氣地做出決定,我也時常會慌張地自我懷疑;但是愛上跑步之后,那些在奔跑中散在我的汗水中的時間,都給了我冷靜思考和下定決心的機會,我越來越自信,自信地做出人生中每一個決定。每一次的往前奔跑,都是一寸扎扎實實的成長。
我是鼓勵身邊的朋友都去嘗試跑步的。有時刷朋友圈看到朋友打卡跑步的記錄,我也總不忘留下“注意膝蓋”的評論。這四個字,或許簡單,但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跑步愛好者能給到朋友最真摯的建議。